3歲學食育 玩出健康好食力
「食育比智育更重要!」近年食安風暴頻傳,不少人認為跟缺乏飲食教育脫不了關係,愈來愈多家長送孩子去上「食育課」,希望讓孩子從小開始潛移默化,學習吃什麼、怎麼吃,除了玩出健康「好食力」,下一代才能徹底脫離食安問題。
食育比智育更重要
不少家長直呼,做父母這一代,從未體驗過飲食教育,吃了加工食品這麼多年,才驚覺台灣食安問題如此嚴重。為了不讓下一代繼續遭受飲食毒害,不少家長以每堂1小時約1000元的代價,送孩子去上食育課,為的就是讓孩子從小記住食物滋味,而非食品添加物的味道。
去年7月在台灣成立首間以食安教育為基礎的廚藝教室,創辦人樊欣佩說,食育課讓孩子從了解食材、認識土地,建立對食物與健康的基本知識,進而自己動手做料理,配合當季食材。例如設計「好好長大」等課程,教小朋友如何從小吃得健康。
樊欣佩說,台灣升學主義當道,過去家長只重視孩子的課業成績,讓台灣的孩子缺乏選擇食物的能力,甚至認為「危險!小孩不可以進廚房」,但她強調,只要打造適合兒童料理的空間,選擇安全廚具、善用料理鍋具,連3歲小孩都可以上食育課,動手學做菜。
「愛做菜的孩子,一生懂得照顧自己!」樊欣佩舉自己的孩子為例,她的4歲小兒子上過食育課後,現在去便利商店買飲料,竟然會站在飲料櫃前問:「哪一個比較健康?」還有小朋友從來不吃紅蘿蔔和南瓜,卻把自己親手料理的南瓜飯和紅蘿蔔吃光光,令家長大呼不可思議。
動手做菜不再偏食
林姓家長表示,孩子過去只上過烘焙課,但現在食安問題頻傳,她想讓孩子從小養成吃健康食材習慣,就不會想吃化工食品。上完課後,發現孩子不僅改掉偏食壞習慣,也知道「薯條、雞排不健康」,不會再吵著要吃油炸速食。
樊欣佩指出,已故毒物專家林杰樑曾說,10歲以前是養成孩子飲食教育最好的時機,影響小孩未來的健康,及是否罹癌的關鍵因素。她的下一步是打造一個食育餐車「行動廚房」,把食安傳遞到台灣每個角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