舞動稻禾 雲門登上紐約時報
《紐約時報》9月15日以「移動的台灣意象(A Roving, Bounding Symbol of Taiwan)」為題,大篇幅報導雲門舞集受邀在紐約下一波藝術節首演新作《稻禾》的消息。
舞作展現台灣的靈魂
其實,1979年雲門首度赴美,《紐約時報》已做過全版報導,林懷民說,「我和雲門同仁能做的只是盡心工作,把每場演出做得比前一場好。無論是紐約歌劇院的觀眾或是台東戶外演出的觀眾,都一樣重要。」
其實相關報導早在14日於國際版就以半版報導,15日則在藝術版頭版半版,再加上內頁半版報導,篇幅可觀。報導第一段就提到,大多數的台灣人即使未必喜歡現代舞,但他們大概都知道雲門舞集,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不但是藝術家,更儼然是台灣的文化大使,透過舞作讓外界知道台灣的靈魂。
報導也引用林懷民的觀點表示,「我不需要雕像,世間任何事物都是虛幻的,尤其是舞者。當舞蹈發生時,它同時也在消逝,我們的創作其實是空氣,但我們給這個社會的是不同的空氣。」不但說明了文化在塵世間的份量,更看見林懷民大藝術家哲思。
《稻禾》是雲門舞集成立40周年代表作,第6度受邀參加美國下一波藝術節,並擔任開幕節目,16日起到19日演出。
稻禾重生令人感動
《稻禾》是林懷民以「稻米之鄉」台東池上的泥土、日光、風和水為靈感,闡述稻米生命輪迴之作。2012年尚未編創,僅憑一紙創作概念,便獲英國舞蹈重鎮沙德勒之井劇院等5個藝術場館參與聯合製作。
林懷民把台東池上氣象萬千的稻浪與搖曳的稻穗,以投影方式呈現在觀眾面前。在烈火焚田的場景,林懷民讓激烈的男舞者持械武鬥,預示人類對地球的無情破壞。舞蹈終結前,只見女舞者辛苦勞動,重新引水入田,當客家歌謠緩緩輕唱,場面感人。
報導中也專訪林懷民,林懷民告訴舞者,「當你們在舞台上時,你們就是台灣人,你們就有了台灣人的標籤。」
下一站前進麻州
文中也提到林懷民年輕時,用他發表文章的稿費去上芭蕾舞課,後來到紐約瑪莎葛蘭姆舞蹈學校研習現代舞,回台灣之後,創立了雲門舞集,包括《薪傳》、《九歌》、《行草》等多部作品,不但膾炙人口,更看見了林懷民如詩般的舞蹈美學風格。
報導中也提到,雲門在淡水的新家雲門劇場是外界募資而成,華航更以雲門的舞蹈作為彩繪新機的機身畫面,這些在在顯示雲門舞集是台灣文化的代表之一。
紐約首演後,雲門將赴美國麻州大學愛姆赫斯特分校演出,之後返台,在雲門劇場及桃園、台中及高雄、花蓮演出《水月》,在國家劇院及台南演《?》。